《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究

 
来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都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些概念和文件的解读中,可以得知,高职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院校,与本科和研究型院校有着不同的目的。高职培养舞蹈表演的人才亦主要是培养舞蹈表演的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然而,现实中常常会事与愿违,这也是目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培养人才的矛盾与尴尬之地,从笔者的调研中可以看到一些问题的端倪。 一、高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一)舞蹈表演课程具有浓厚的本科痕迹 目前全国艺术类专科学院(高职高专院校)共有47所,有80%以上的艺术院校都开设了舞蹈表演专业。大概的课程设置有:专业基础训练(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流行舞、国际标准舞、剧目、表演基础、舞蹈考级等),舞蹈教学法(包括各门类课程的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史学类、舞蹈欣赏类等)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乐理、音乐欣赏、钢琴演奏基础)等。 笔者参与了2017年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高等职业学校表演类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工作,参与了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牵头的《高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在制订过程中,课题组对全国不同地域的艺术职业学院做了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各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概有:《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艺术概论》等课程,不同学校侧重不同。专业核心课程大概包括:《舞蹈基训》《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毯技》《剧目排练》《舞蹈编导》或称《编舞技法》。专业拓展(选修)课大概包括:《T台模特》《舞蹈即兴表演》《汉唐舞蹈》《国际标准舞》《戏剧表演》《流行舞》《声乐表演》《茶文化与茶艺基础》《舞台化妆》等课程,还有一些院校比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还开设了地方性特色民间或民俗舞蹈。 从这些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名称可以看到,与本科院校设置的舞蹈表演课程名称几乎相同,教材与教学内容也近乎相似。 (二)高职舞蹈表演的生源与表演人才要求不匹配 目前国内高职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三年制(年龄在18-20岁)与五年一贯制(年龄在15-16岁),这些生源大多没有舞蹈表演基础,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然而,所有院校开设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大多还是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在同行的一些论文中都有谈及此类观点,如很多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是照搬本科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表现出“职业性”这个鲜明的特点。前面文中所提到诸多高职院校舞蹈表演的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名称,也可看到从本科院校照搬过来的痕迹。 然而,高职艺术院校的生源与本科艺术院校却有着质的差别。首先,稍微有舞蹈表演专业基础的学生都会选择本科院校就读;其次,专科院校招生文化录取线有的甚至高于一般本科,以至于专业稍微好的学生因为文化线不够而被拒之门外;再次,有的高职院校没有自主招生权利。因此,招生时只求有生源,而没有太多的其他选择权利。关于舞蹈表演专业的生源方面有论文也有谈及,如认为生源素质不够理想,大多属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只是文化课程上线了于是就报考了类似学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依然延续专业本科模式,这显然与高职院校舞蹈表演的实际生源素质是矛盾的。高职院校的舞蹈表演生源大多属于没有基础的,而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针对职业岗位需求而培养的,我们一厢情愿按照专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设置,只会与培养人才的真正目标越来越远。 图1 企业对于人才应聘考虑的主要因素 图2 企业对舞蹈表演人才工作能力的要求 图3 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需求 (三)市场对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曾经如阳春白雪般的舞蹈表演艺术形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欣赏与需求的人群在不断扩大。从调研①中可以看到,市场不同层面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同。(见图1、图2) 对于企业来说,更看重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占83.3%)。且作为该专业毕业生,良好的语言(外语)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都同等重要,甚至还强调了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重要,在我们收回的访谈问卷中,这项占65%的比例。 从图表可以看到,组织排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舞蹈技能、编导创作能力、舞台表现力等都是企业对舞蹈表演毕业生普遍看重的专业能力。然而实际调研亦发现,不同的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会有不同侧重,如图3所示。 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14项素质指数,不同企业提出了他们认为看中的职业素质要求。经过统计,排名第一的是工作责任心。其次是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和忠诚度。市场对于舞蹈表演人才能力的需求与我们目前设置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所给予的能力是有差距的。 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从上述调研可以看到,不论是企业还是培训机构、事业单位对舞蹈表演人才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于技术技能、沟通与语言能力要求比较高。从这些能力需求亦可以看到,今天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还需要综合能力的提升。若是依靠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所招收的生源又没有任何基础的话,培养出既有高技能素质,综合能力又强的人才,这几乎是不太可能达到的。如此,笔者认为,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如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校企合作或订单式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这几种模式,可能会与市场所需精准对接。 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尽管与科班学生相比,他们进入舞蹈表演专业进行训练的年龄不是特别理想,然而,若是选择好苗子,针对这样的学生设置好课程,并依照学生实际素质制订教学内容,那么这样的学生依然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需要有所改革与突破。 依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能为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对职业角色和实践的认识,帮助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②相比较而言,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直接与企事业单位对接,针对他们所需进行课程设置,更好地为企事业服务。除此之外,近些年流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舞蹈表演专业。 三、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探索 (一)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通过分析舞蹈表演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用人情况及具体能力需求,需重新厘清舞蹈表演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见表1)。 表1舞蹈表演专业主要职业面向的典型工作任务③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核心专业能力舞蹈演员在艺术团体、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等单位从事各类舞蹈剧目演出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1.能通过舞蹈动作与技巧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2.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意识。3.能具备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1.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2.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种类、风格、形式的舞蹈语汇。3.具备较强的舞蹈艺术表现力、对舞蹈作品的分析能力,具备舞蹈专业所拓展的基本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处理能力、舞台灯光名称辨识和功能的使用能力、视频的基础编辑能力、服装道具的准确把握能力文艺培训师资在幼儿园、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从事专门艺术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1.能制定艺术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2.能掌握舞蹈表演教学基本规律,熟悉教学内容,及掌握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3.设计舞蹈、剧(节)目排练等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1.能具有舞蹈表演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教学内容及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2.具有舞蹈剧(节)目编排及策划能力。3.化妆造型能力舞蹈编导在文艺团体、中小学、艺术院校等及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舞蹈排演、编创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要工作任务:1.能熟悉舞蹈各种风格,并对动作有一定解构能力。2.会观察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及生活动作。3.能编排设计各种舞段和舞蹈(舞剧)作品。4.能组织、策划舞蹈(舞剧)晚会1.能熟练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种类、风格、形式的舞蹈语汇。2.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3.能对音乐、舞美、造型等方面有一定认知能力,能有基本美的判断能力。4.具备一定编创及导演能力和基本知识。5.具备曲式分析及辨识总谱的能力群众文化指导员从事群众文化艺术传授、文艺表演和创作指导,搜集、整理和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等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任务:1.能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人员的编创、表演等方面能力。2.能进行群众文化活动专业辅导。3.能策划、组织、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4.能管理和使用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服装、道具等。5.懂得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1.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力,并对其有一定创新认识。2.具有舞蹈剧(节)目编排、表演及策划能力,且具备组织或策划活动的能力。3.能对音乐、灯光、舞美、造型等方面具有一定认知能力。4.具有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基础教学能力 (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调研,分析各岗位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要求,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概括见图4。 (三)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学时设置 课程设置体系和学时安排应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特色与个性相结合。根据同类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情况,结合问卷中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拟将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表2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艺术概论乐理基础与曲式分析舞蹈教育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简史,等舞蹈基本功训练(包含技术技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剧目现代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等化妆基础编舞技法舞蹈教学法地域风格舞蹈传习多媒体编辑(音乐、视频)艺术活动策划与组织舞台美术基础影视表演训练国际标准舞流行舞,等 四、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舞蹈表演专业也在蓬勃发展,不仅仅在综合类专业艺术院校中得到了迅速拓展,高职诸多院校也都争相开办舞蹈表演专业。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舞蹈表演等专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艺术院校中的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其培养模式与本科院校应有所区分,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其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如何与市场接轨,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这些需要学校、教师乃至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对舞蹈表演专业进行深入的创新改革。 注释: ①2017年7月,笔者对设有舞蹈表演专业的部分同类艺术院校及全省舞蹈表演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30份。论文中的表格数据分析都是基于此次调查问卷归纳的数据统计。 ②张星.舞蹈表演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黄河之声,2013(20):111-112. ③部分内容参考了2017年6月《高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调研报告》内部资料,课题组长:蔡雅康,成员:常晴、童晓琴、吴蕾、曹亮红、刘冬、曾华美、喻佳、高伟。 [1]李玉芳.浅谈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及改革方式[J].艺术时尚旬刊,2014(03). [2]栾亚敏.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4(06). [3]栾亚敏.舞蹈表演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5). [4]毛志新.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石宝红.简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J].大众科技,2014(12). [6]翁熙凌.学演结合 院团合作——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模式初探[J].艺苑,2013(03). [7]由曦.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D].云南艺术学院,2015. [8]张海龙.舞蹈表演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5). [9]朱英萍.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大舞台,2015(01). 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都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些概念和文件的解读中,可以得知,高职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院校,与本科和研究型院校有着不同的目的。高职培养舞蹈表演的人才亦主要是培养舞蹈表演的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然而,现实中常常会事与愿违,这也是目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培养人才的矛盾与尴尬之地,从笔者的调研中可以看到一些问题的端倪。一、高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一)舞蹈表演课程具有浓厚的本科痕迹目前全国艺术类专科学院(高职高专院校)共有47所,有80%以上的艺术院校都开设了舞蹈表演专业。大概的课程设置有:专业基础训练(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流行舞、国际标准舞、剧目、表演基础、舞蹈考级等),舞蹈教学法(包括各门类课程的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史学类、舞蹈欣赏类等)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乐理、音乐欣赏、钢琴演奏基础)等。笔者参与了2017年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高等职业学校表演类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工作,参与了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牵头的《高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在制订过程中,课题组对全国不同地域的艺术职业学院做了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各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概有:《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艺术概论》等课程,不同学校侧重不同。专业核心课程大概包括:《舞蹈基训》《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毯技》《剧目排练》《舞蹈编导》或称《编舞技法》。专业拓展(选修)课大概包括:《T台模特》《舞蹈即兴表演》《汉唐舞蹈》《国际标准舞》《戏剧表演》《流行舞》《声乐表演》《茶文化与茶艺基础》《舞台化妆》等课程,还有一些院校比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还开设了地方性特色民间或民俗舞蹈。从这些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名称可以看到,与本科院校设置的舞蹈表演课程名称几乎相同,教材与教学内容也近乎相似。(二)高职舞蹈表演的生源与表演人才要求不匹配目前国内高职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三年制(年龄在18-20岁)与五年一贯制(年龄在15-16岁),这些生源大多没有舞蹈表演基础,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然而,所有院校开设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大多还是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在同行的一些论文中都有谈及此类观点,如很多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是照搬本科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表现出“职业性”这个鲜明的特点。前面文中所提到诸多高职院校舞蹈表演的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名称,也可看到从本科院校照搬过来的痕迹。然而,高职艺术院校的生源与本科艺术院校却有着质的差别。首先,稍微有舞蹈表演专业基础的学生都会选择本科院校就读;其次,专科院校招生文化录取线有的甚至高于一般本科,以至于专业稍微好的学生因为文化线不够而被拒之门外;再次,有的高职院校没有自主招生权利。因此,招生时只求有生源,而没有太多的其他选择权利。关于舞蹈表演专业的生源方面有论文也有谈及,如认为生源素质不够理想,大多属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只是文化课程上线了于是就报考了类似学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依然延续专业本科模式,这显然与高职院校舞蹈表演的实际生源素质是矛盾的。高职院校的舞蹈表演生源大多属于没有基础的,而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针对职业岗位需求而培养的,我们一厢情愿按照专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设置,只会与培养人才的真正目标越来越远。图1 企业对于人才应聘考虑的主要因素图2 企业对舞蹈表演人才工作能力的要求图3 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需求(三)市场对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课程设置不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曾经如阳春白雪般的舞蹈表演艺术形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欣赏与需求的人群在不断扩大。从调研①中可以看到,市场不同层面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同。(见图1、图2)对于企业来说,更看重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占83.3%)。且作为该专业毕业生,良好的语言(外语)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都同等重要,甚至还强调了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重要,在我们收回的访谈问卷中,这项占65%的比例。从图表可以看到,组织排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舞蹈技能、编导创作能力、舞台表现力等都是企业对舞蹈表演毕业生普遍看重的专业能力。然而实际调研亦发现,不同的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会有不同侧重,如图3所示。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14项素质指数,不同企业提出了他们认为看中的职业素质要求。经过统计,排名第一的是工作责任心。其次是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和忠诚度。市场对于舞蹈表演人才能力的需求与我们目前设置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所给予的能力是有差距的。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从上述调研可以看到,不论是企业还是培训机构、事业单位对舞蹈表演人才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于技术技能、沟通与语言能力要求比较高。从这些能力需求亦可以看到,今天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还需要综合能力的提升。若是依靠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所招收的生源又没有任何基础的话,培养出既有高技能素质,综合能力又强的人才,这几乎是不太可能达到的。如此,笔者认为,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如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校企合作或订单式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这几种模式,可能会与市场所需精准对接。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尽管与科班学生相比,他们进入舞蹈表演专业进行训练的年龄不是特别理想,然而,若是选择好苗子,针对这样的学生设置好课程,并依照学生实际素质制订教学内容,那么这样的学生依然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需要有所改革与突破。依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能为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对职业角色和实践的认识,帮助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②相比较而言,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直接与企事业单位对接,针对他们所需进行课程设置,更好地为企事业服务。除此之外,近些年流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舞蹈表演专业。三、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探索(一)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通过分析舞蹈表演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用人情况及具体能力需求,需重新厘清舞蹈表演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见表1)。表1舞蹈表演专业主要职业面向的典型工作任务③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核心专业能力舞蹈演员在艺术团体、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等单位从事各类舞蹈剧目演出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1.能通过舞蹈动作与技巧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2.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意识。3.能具备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1.具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2.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种类、风格、形式的舞蹈语汇。3.具备较强的舞蹈艺术表现力、对舞蹈作品的分析能力,具备舞蹈专业所拓展的基本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处理能力、舞台灯光名称辨识和功能的使用能力、视频的基础编辑能力、服装道具的准确把握能力文艺培训师资在幼儿园、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从事专门艺术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1.能制定艺术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2.能掌握舞蹈表演教学基本规律,熟悉教学内容,及掌握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3.设计舞蹈、剧(节)目排练等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1.能具有舞蹈表演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教学内容及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2.具有舞蹈剧(节)目编排及策划能力。3.化妆造型能力舞蹈编导在文艺团体、中小学、艺术院校等及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舞蹈排演、编创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要工作任务:1.能熟悉舞蹈各种风格,并对动作有一定解构能力。2.会观察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及生活动作。3.能编排设计各种舞段和舞蹈(舞剧)作品。4.能组织、策划舞蹈(舞剧)晚会1.能熟练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不同种类、风格、形式的舞蹈语汇。2.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3.能对音乐、舞美、造型等方面有一定认知能力,能有基本美的判断能力。4.具备一定编创及导演能力和基本知识。5.具备曲式分析及辨识总谱的能力群众文化指导员从事群众文化艺术传授、文艺表演和创作指导,搜集、整理和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等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任务:1.能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人员的编创、表演等方面能力。2.能进行群众文化活动专业辅导。3.能策划、组织、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4.能管理和使用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服装、道具等。5.懂得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1.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力,并对其有一定创新认识。2.具有舞蹈剧(节)目编排、表演及策划能力,且具备组织或策划活动的能力。3.能对音乐、灯光、舞美、造型等方面具有一定认知能力。4.具有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基础教学能力(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调研,分析各岗位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要求,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概括见图4。(三)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学时设置课程设置体系和学时安排应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特色与个性相结合。根据同类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情况,结合问卷中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拟将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表2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艺术概论乐理基础与曲式分析舞蹈教育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简史,等舞蹈基本功训练(包含技术技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剧目现代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等化妆基础编舞技法舞蹈教学法地域风格舞蹈传习多媒体编辑(音乐、视频)艺术活动策划与组织舞台美术基础影视表演训练国际标准舞流行舞,等图4 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四、结语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舞蹈表演专业也在蓬勃发展,不仅仅在综合类专业艺术院校中得到了迅速拓展,高职诸多院校也都争相开办舞蹈表演专业。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舞蹈表演等专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艺术院校中的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其培养模式与本科院校应有所区分,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其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如何与市场接轨,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这些需要学校、教师乃至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对舞蹈表演专业进行深入的创新改革。注释:①2017年7月,笔者对设有舞蹈表演专业的部分同类艺术院校及全省舞蹈表演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30份。论文中的表格数据分析都是基于此次调查问卷归纳的数据统计。②张星.舞蹈表演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黄河之声,2013(20):111-112.③部分内容参考了2017年6月《高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调研报告》内部资料,课题组长:蔡雅康,成员:常晴、童晓琴、吴蕾、曹亮红、刘冬、曾华美、喻佳、高伟。参考文献:[1]李玉芳.浅谈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及改革方式[J].艺术时尚旬刊,2014(03).[2]栾亚敏.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4(06).[3]栾亚敏.舞蹈表演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5).[4]毛志新.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5]石宝红.简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J].大众科技,2014(12).[6]翁熙凌.学演结合 院团合作——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模式初探[J].艺苑,2013(03).[7]由曦.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D].云南艺术学院,2015.[8]张海龙.舞蹈表演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5).[9]朱英萍.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大舞台,2015(01).

文章来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网址: http://lnsjtgdzkx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8929.shtml


上一篇: 积极心理学在高等专科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 机械工业论文_齿轮接触疲劳理论研究进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